有这样一种癌症,好发于中青年;但是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高达90%。那么到底是什么癌呢?
鼻咽位于软腭、小舌头(悬雍垂)所在区域的后上方,毗邻颅底。儿童时期,鼻咽部为增生的淋巴组织,也称为腺样体或者咽扁桃体。随年龄增长,腺样体逐渐退化萎缩,中老年人群的鼻咽部通常都比较光滑。部分中青年人群腺样体退化不完全,表现为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鼻咽部增厚),但增生是对称的。如果鼻咽部增生不对称,需要警惕癌症的可能。说到这,大家应该都明白这种
癌症就是“鼻咽癌”。
恶性肿瘤的发病通常都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相关,鼻咽癌也不例外。不同于呼吸、消化系统等部位恶性肿瘤,鼻咽癌的发病人
群偏年轻,多见于30 ~ 50 岁的中青年。
鼻咽癌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地域倾向,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鼻咽癌发病率最高,中国又比欧美地区更多见。这与我国鼻咽癌高发地区居民多有喜食腊味、腌制菜等习惯有关,这些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比较高。亚硝酸盐在体内可分解为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化学致癌物。此外,鼻咽癌高发地区大米和饮水中镍的含量也比较高。动物试验已证明镍可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
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鼻咽癌还与EB病毒感染有关。EB 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关系有点类似吸烟与肺癌。吸烟不仅是肺癌,还是喉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EB病毒也与多种肿瘤相关,包括好发于儿童的Burkitt 淋巴瘤,也包括鼻咽癌。不是每个抽烟的人都会得肺癌,也不是每个感染了EB 病毒的人都会得鼻咽癌。事实上,90% 以上3 ~ 5岁学龄前儿童都曾感染过EB 病毒,但大多数人群感染了EB 病毒并不致病。EB 病毒抗体阳性不等于鼻咽癌。但是该指标在确诊为鼻咽癌人群的百分比要高于健康人群,对肿瘤的随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症状
由于鼻咽邻近结构复杂,当肿瘤侵及相应结构和神经时会引发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大部分鼻咽癌患者初诊时存在头痛症状,早期多为间歇性发作,随着病情的进展,发展为持续性头痛。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是反复出现回吸涕血(分泌物从鼻腔流入口咽部)或者涕中带血。这些症状有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偶尔出现一两次涕中带血或者回吸涕血,大可不必过度紧张。如果上述症状持续时间比较久、比较频繁的话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筛查方式
鼻镜检查 (1)前鼻孔镜检查:鼻黏膜收缩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癌肿。(2)间接鼻咽镜检查:可观察鼻咽各部位情况,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对照观察两侧相应部位,应注意两侧不对称的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结节。(3)纤维鼻咽镜检查:通过鼻腔或经口腔,可近距离观察、拍照及行鼻咽部活检确诊。
颈部肿块活检 已进行鼻咽部活检但未能确诊的病例可进行颈部肿块活检。
血清检测 主要是化验血里面的EB 病毒抗体和EB 病毒游离DNA。EB 病毒抗体阳性,说明你感染过EB 病毒,EB 病毒感染不等于都
会发展为鼻咽癌,要配合其他临床检查确诊。
影像学检查 鼻咽侧位X 线片、颅底CT及鼻咽部CT 检查、颈部肿块B 型超声检查、磁共振成象等检查。
由于病变部位比较特殊,鼻咽癌的治疗首选放射治疗,或者化疗为辅、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据统计,鼻咽癌如果发现比较早、治疗及时的话,10 年生存率在90% 以上,所以大可不必谈“癌”色变。
预防
戒除危险因素 比如尽量少食用腌制食品,比如戒烟、限酒、多锻炼、生活作息规律、饮食清淡(低盐、低油)等。
定期体检 比如定期检查鼻内镜可以筛查早期鼻咽癌,定期查EB 病毒可以筛查鼻咽癌的危险因素等。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癌症已经成了常见病。如果活的时间足够长,每个人都会得癌症。只要将癌细胞控制在安全数量范围,我们可以健康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