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验科规定采集标本的拒收制度,只有正确采集的标本,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拒收原因
患者信息不全 如未标注男、女、年龄等。
标签不清 没有唯一性的标志,甚至标志错误。
抗凝不当、标本凝固 如做凝血项目和血常规时,血量没有充分混匀,引起抗凝血液中出现了凝块。
送检标本时间超时 血液和尿液标本都有规定的送检时间,如果标本的采集时间和送检时间间隔比较长,血液会引起溶血,尿液会引起细胞的破坏和细菌的滋生。
溶血标本 溶血、脂血严重的患者(血脂患者和溶血疾病患者除外)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储存温度不当 标本在送检过程中,会由于存储的温度不当会引起细菌的滋生和细胞的破坏。
标本外漏、容器破损 没有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器,会容易让采集的标本渗漏,或过程中不小心引起容器的破裂的现象。
标本量过少/多 标本中血量不足或过多。
标本项目和申请项目不符合 如果申请单无检查的项目,或有不清楚的检查项目的标本,属于不合格标本。
采集标本容器错误 这会影响检验结果。
从自输液管或输液同侧采集的标本 这会引起患者血液被稀释和混入输入液,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属于不合格标本。
申请单书写过于潦草 不能辨认患者姓名、送检项目等信息,可以拒收。
处理办法
想要合格送检,需要有正确的处理办法。
针对患者信息不全,没有贴相关信息的标签,处理办法是要与送检科室联系,按照需要重新贴标签,然后将具体的信息补充完
整,然后送标本。
针对标签不清、不具备识别系统的唯一性,要与送检科室联系,需要重新打印清晰的标签,然后重新递交符合标准要求的标本。
针对抗凝不当、标本凝固,需要患者重新按要求抽血,再次送检。
针对送检标本时间超过时间的,需要与送检的部门取得联系,还是要退回科室,然后重新采集相应标本,按照规定时间送检,以便按时地完成检验。
针对溶血标本,要立即退回科室,及时地告诉临床,然后正确地重新采集标本送检。
针对标本储存温度不当,要尽快送往实验室,样本管理人员需要监控样本库和冰箱的温度,确保样本在足够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针对标本外漏、容器破损以及标本污染,需要重新选择合适的容器采集标本。
在检验科接收的标本量过少甚至过多,要与原送检科室取得联系,退回科室,然后重新采集适当量的标本进行检验。
标本项目和申请项目不符合时,要联系申请的医师核对标本与申请单,然后重新按要求采集正确标本送检。
采集标本的容器错误会影响检验结果,要跟送检的科室取得联系之后,退回申请单,重新采集标本在无菌容器中放好送检。
针对从自输液管或输液同侧采集的标本,要重新采集标本,然后送到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