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内科和呼吸系统疾病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手把手建立起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并带领科室,在我国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和研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影响,曾先后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和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
她就是国内间质性肺疾病治疗领域的开创者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朱元珏教授。2024 年3 月,在第九届医学家年会上,她获评“十大医学泰斗”荣誉。
住院医师阶段得能吃苦、有担当
问:1956 年协和医大毕业之后,您就留在协和工作了?
朱元珏:是的,那时候是大内科,住院医师都得轮转,消化、传染、心血管等专业组,做完住院医师才分专业。
住院医师阶段很重要,得能吃苦,而且得有担当。尤其是做住院总时——这是内科大夫行医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既不能很主观地觉得自己就是对的,又不能太谦虚,对的时候你就得说服别人,哪怕对方是你的上级。在协和做住院总,不仅业务要过硬,还要容得下人,比如说你的意见和别人不同,但别人也有道理,你就得让人家也能“过得去”,能够服众的住院总才能做个好大夫。
“与世无争”的呼吸人
问:您选择呼吸科,受谁的影响比较深?
朱元珏:是朱贵卿大夫。他是特别和气、平和的一个人,对我们很好,不像有的老师那么严厉。朱大夫虚怀若谷,什么都能容得下,你看他嘻嘻哈哈一个人,但心里有数,你要是错了那就是错了。在朱大夫的影响下,我们科形成了“与世无争”的氛围,像罗慰慈老师、林友华老师都是如此。这可能也跟我们这个专业有关系,得“通气”啊!
学习没有尽头 追求没有止境
问:从老专家身上您学到了什么?
朱元珏:协和的老大夫,无论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还是朱贵卿大夫,都是业务出色,人品也好。在协和,患者一定是第一位的,这是我们遵循的守则。大夫是一个患者向你索取、你也必须给予的职业。当然,治不了的病在,新的技术、药物在,不懂是常事,永远不能满足、自大,要记住:学习没有尽头,追求没有止境。
治好病比什么都高兴
问:您治疗了无数患者,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您有哪些体会?
朱元珏:回忆起来,有的患者就跟朋友似的。你也不用花特别的心思,只要真心地关心他,患者也会真心待你。
其实,有的患者挺怕大夫的,就怕大夫拉下脸来。但我不会摆大夫架子,所以有不少患者很自然地就会跟我唠唠家常。我觉得,大夫不只是看患者的病,有时候他的困难正是造成他得病的因素。常常是,你帮助他走过了这关,他的病可能也就有所好转了。
多年来,我和一些患者一直都是朋友,因为我不只是诊治他的病,还帮助他解决了某个困难,他对我自然跟对一般大夫不一样。治愈患者、帮助患者,自己心里也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