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 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此类患者的身 体状态比较特殊,肾功能彻底丧失或大部 分丧失,难以将身体中新陈代谢后产生的 毒素与水分顺利排出体外,若以上物质长 期在人体中蓄积,会累及其他器官功能, 最终导致死亡。
血液透析可帮助人体将血液引流到 体外,进入透析器,并和浓度适宜的透析 液接触,通过弥散、对流,实现物质交换, 有效清除人体中的代谢废物,维持酸碱平 衡、电解质平衡,同时清除人体多余水分, 并将净化处理完毕的血液重新输回患者 的血管中。此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 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
规律透析 多数情况下,患者每周进 行 3 次血液透析,一次透析 4 h。但要保 证患者始终规律、有效血液透析,则需具 有良好的血管通路,这是透析的前提。
控制血压 血压水平过高会对人体心 脏、血管造成极大影响,会升高患者脑出 血发生风险。为降低血压对患者身心健康 造成的影响,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每 天测量血压,做好血压监测记录,在下次 透析时将监测记录交给主治医师,遵从医 嘱决定是否调整用药剂量、用药频率,将 血压水平控制在最合理范围之内。
改善贫血 血液透析患者大多存在贫 血症状,但有些患者并不清楚这一情况。 结合贫血相关症状可及时识别,如口唇、 面色、指甲发白、呼吸困难、头晕、容易 疲劳、心慌、睡眠质量差等。若患者有贫 血现象,遵照医嘱使用维生素、铁剂或重 组人促红素。
定时检查 血液透析患者应定时进行 相关检查,评价血液透析的效果及质量。 因此,医务人员需提前做好患者教育,提 升患者对检查的认知与依从性。并辅助患 者完成血尿常规、铁代谢、肾功能、电解质、 甲状旁腺激素、心电图、超声以及胸片等 系列检查。
低盐饮食 血液透析患者每日盐摄入 量不能超过 2 g。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 患者体重控制和稳定病情,减少不必要的 并发症发生,患者应尽量清淡饮食,切忌 食用辛辣食物,尽量戒烟戒酒,以提升血 液透析效果。
控制饮水 饮水过多会导致透析期间 患者的体重增长过多,加重心脏负担,令 血压难以有效控制,甚至会加大超滤量。 过度超滤容易诱发低血压、抽搐以及休克 等不适症状。
保护内瘘 做好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保 护,可保证血液透析规律进行。患者如有 沐浴或游泳需求,尽量在透析 24 h 后, 或下一次透析日的前一天进行,且应在穿 刺部位粘贴防水胶布。如果内瘘穿刺部位 或周围走向血管出现红肿热痛,或有分泌 物,需第一时间就诊。
透析后注意事项 血液透析结束后, 患者不要立刻起身,充分休息数分钟,缓 缓起身,动作尽可能慢,预防体位性低血 压。此过程还需密切监测血压、体重,及 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内瘘患者需及时换上 宽松衣物,保持动作缓慢,预防穿刺点止 血棉球移位,避免穿刺点出血。结合患者 实际情况,适当放松绷带,观察穿刺点是 否存在出血现象,还需观察内瘘血管的实 际震颤情况。穿刺点 24 h内需保持干燥, 在充分愈合后,则可在穿刺点周围涂抹适 量软化血管与软化瘢痕的药物以改善血 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