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3-11-16 总第81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3-11-16 总第813期
返回上层

总第813期

发布时间:2023-11-16

科普

标题导航

“静疗”肿瘤 一“管”到底

发布时间:2023-11-16来源:《医师报》作者: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俊懿  阅读: 5408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 的改变,各类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恶性肿 瘤具有难以治愈、高致死率的特征。静脉化 疗是肿瘤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之一,能够改 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但长期静 脉化疗会损伤患者静脉,还会增加穿刺难度, 因此,血管通路的建立至关重要。

                               为何建立血管通路 

    静疗即静脉化疗,静脉是肿瘤患者在化 疗时主要的给药途径。但是,由于化疗药物 具有酸碱性及细胞毒性等特征,当毒性物质 沉积,会使血管穿刺部位出现结节或周围组 织粘连,对静脉造成损伤,此外医护人员在 化疗时的不熟练操作或操作失误,还可能引 起药物外溢,导致周围组织或血管坏死。基 于以上因素,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中 80% 会 出现静脉硬化、静脉慢性硬结、静脉闭塞、 静脉炎及炎后综合征等静脉并发症,严重影 响患者身体健康。

     因此,在肿瘤患者静疗前,建立静脉血 管通路,满足患者治疗周期内的全程化疗需 求,即一“管”到底,可以有效减少各类静 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常见的血管通路类型 

    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从患者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外 周静脉穿刺置入,保证导管的头部位于锁骨 下静脉或上腔静脉。 PICC 管道一般分为双腔 和单腔两种,即一条导管内有 1 个或 2 个相 对独立的管道,医生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患者 的用药需求选择不同管道。

     PICC 血管通路的留置时间可达 1 年, 具有价格便宜、给药方便、操作简单、护理 容易、拔管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神经内 科和肿瘤科的高渗透药物输注和化疗。但是, 需要每周为患者换药,且形成血栓和发生感 染的风险较高。 

    输液港(PORT)是将闭合输液装置完全 置入患者的体内,输液港包括注射座和导管 两部分,注射座完全埋于患者的前胸皮下,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输液港由于其置入 方法特殊,可以终身留置,适用于治疗周期 在 6 个月以上的患者。

    输液港具有方便、美观、不受活动和沐 浴限制、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等优点, 还能用于血样采集,当前主要用于肠外营养 治疗及恶性肿瘤化疗。但输液港费用相对较 高,置入和拔除都需要进行手术,给患者造 成额外创伤。

     中心静脉导管(CVC)是将导管置入 患者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 并保留上下腔静脉,便于后续静脉治疗。 该方法适用于液体输入量较大或紧急抢救 期患者,在 ICU 中比较常用。CVC 静脉通 路操作难度相对较低,一般留置时间为 2~4 周。但此方法不宜长期留置,容易引 发感染症状。

     中长导管是采用 PICC 置入方法将长度 不同的导管置入患者体内,导管头部位于腋 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留置时间在 7 周左右。 此方法费用较 PICC 更低,但高渗透性液体 不能长期输注,适用于短期住院患者,主要 应用于神经外科康复期、肿瘤末期姑息治疗 等领域。     

    总而言之,与传统的输液工具反复置入 不同,一“管”到底血管通路的建立可以满 足患者在治疗周期内的所有输液需求,避免 多重穿刺,减少医疗成本、缩短医护时间。 在插管时加强相关护理工作,还可进一步减 轻患者痛苦、降低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 效促进治疗和抢救效率,因此被称为静疗肿 瘤患者的生命线。

科普11月16日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