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3-10-19 总第80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3-10-19 总第809期
返回上层

总第809期

发布时间:2023-10-19

心血管专栏

标题导航

实践之果与学术之花交相辉映

发布时间:2023-10-19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707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10 月 13 日,“辽宁省胸痛中心建设最新进展论坛暨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管理前沿视角论坛” 顺利召开。大会聚焦辽宁省胸痛中心建设最新进展和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管理前沿视角两大主题, 400 多位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重要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及深入讨论,与会者耳目一 新、收获满满!

                                     1698769380206.png

   “辽宁省胸痛中心质量提升行动系列巡讲”项目(辽宁省胸痛中心建设最新进展论坛)

               胸痛中心高质量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本次会议是该项目的第十 场学术巡讲,旨在践行辽宁省卫 健委对辽宁省胸痛中心建设 ‘全 面推进、规范建设、严格管理’ 的总体规划,加速推进辽宁省胸 痛救治网络的高质量建设。辽宁 省胸痛中心始终坚持完全公益性 和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心向患者, 服务基层,为健康辽宁事业贡献 力量。”大会主席、辽宁省心血 管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在开 场致辞中说。

      北部战区总医院邢文荣院长 在致辞中指出,五年前,辽宁省 卫健委正式下达《关于进一步加 强全省胸痛中心建设相关工作的 通知》,委托北部战区总医院作 为辽宁省心血管专业医疗质量控 制中心的挂靠单位,由韩雅玲院 士担任主任,全面承担辽宁省胸 痛中心技术指导和评价验收等相 关建设工作。辽宁省心血管专业 质控中心和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 的成立,开启了辽宁省胸痛中心 建设的新模式。

      过去五年里,在辽宁省卫健 委和辽宁省质控办领导的支持下, 辽宁省胸痛中心网络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已经覆盖了 91 家医疗 机构,建立起了技术先进、管理 规范、运转高效的胸痛网络,为 辽沈地区人民群众提供了可靠的 健康保障,打通了胸痛等急危重 症及时有效救治的“最后 1 公里”, 率先在全国开创了完全由省级政 府部门主导、完全公益属性的胸 痛中心建设的先河,得到省级政 府部门好评、各参评医疗机构及 业内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曾两 次应邀在国家心血管质控中心大 会介绍建设经验。此模式也已被 国内其他省份借鉴推广。 

     此外,会议还邀请到中国医 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吕晓希教 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吴旻教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吉林 大学第一医院佟倩教授,中国医科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张 海山教授、田文教授、徐峰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 教授、张波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 属第二医院曲鹏教授,中国医科大 学附属第四医院金元哲教授,中 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孙志军 教授、张大庆教授,沈阳医学院 附属中心医院田兵教授,以及北 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王祖 禄教授、荆全民教授、王效增教授、 王耿教授、马颖艳教授、刘海伟 教授、徐凯教授、李毅教授、梁 振洋教授、王斌教授、关绍义教 授、李洋等国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 出席,共 400 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据悉,本次会议由辽宁省医 师协会、辽宁省心血管专业医疗 质量控制中心、辽宁省胸痛中心 专家委员会主办,由北部战区总 医院承办。

辽宁省胸痛中心建设最新进展论坛·学术荟萃

                   李毅 以患者为中心进行诊疗决策

     李毅教授指出,欧洲心脏病学 会今年发表的最新《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管理指南》首次将非 ST 段 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 ST 段 抬高型心肌梗死放在同一指南中,强 调了 ACS 作为一个疾病谱的重要性。 新指南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 决策过程,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 意义。所有 ACS 患者血脂降低目标均 为 1.4 mmol/L 以下。

                   梁振洋 心原性休克病因治疗是关键

     梁振洋教授强调,针对心原性休 克(CS)发病原因,病因治疗是关键, 如尽早进行血运重建。根据患者的临 床表现,及早进行分期,以判断临床 预后,并制定相应的救治策略。

   严密的临床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对于指导药物治疗和经皮机械辅助 循环支持(pMCS)至关重要。通过 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 CS 患者的救治效果,改善其预后。

                 关绍义 急诊血栓病变介入治疗要多取出 少放入

      关绍义教授强调急诊血栓病变 介入治疗的原则是“多取出,少放 入”。对于高负荷血栓病变首先考 虑冠脉内抽吸,抽吸无效的情况下, 可考虑小剂量冠脉内溶栓(约为静 脉溶栓剂量的 1/5)。 

      冠脉内溶栓具有定向给药的优 势,剂量小,局部血药浓度高,出 血风险较低。然而,溶栓失败的主 要原因在于药物和血栓不能充分接 触,因此期待有关给药器械(如溶 栓导管)的改良。

                            1698769298869.png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管理前沿视角论坛·学术荟萃

                        血脂管理 从娃娃抓起

    韩雅玲院士说:“我国心血管病 60% 以上的疾病负担由动脉粥 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所致,而血清 LDL-C 水平升高作为我国 ASCVD 的第二大归因危险因素,其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均不理想。 随着降脂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血脂管理达标的标准应当更加严格,也 应当更加关注长期达标和稳定达标。然而距离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也面 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需要完成更加艰巨的任务。”

                    韩雅玲 LDL-C 仍是防治 ASCVD 的首要干预靶点

    韩雅玲院士对《2023 中国血 脂管理指南》进行了要点解读。 她 指 出,LDL-C 仍 然 是 防 治 ASCVD 的首要干预靶点,非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 为次要干预靶点。新版血脂指南根 据个体的心血管病风险确定相应的 LDL-C 和 non-HDL-C 目标值。

     Meta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LDL-C 降幅越大、持续时间越 长,并且保持稳定,心血管病风 险降低的效果就越好。新版中国 血脂管理指南强调从儿童到老 人全生命周期血脂管理的理念, 从娃娃抓起,终生不懈地抓好, 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长期获益。

                    吕晓希 小干扰 RNA 开启降胆固醇治疗新时代

     吕晓希教授从全新的 机制入手介绍了全球首个小 干 扰 RNA 降 胆 固 醇 药 物, 以一年两针即可强效持久降 低 LDL-C 的 独 特 优 势, 成 为目前给药间隔周期最长的 ASCVD 慢病管理药物,助力 实现血脂管理长期达标,这一 创新的治疗方法为血脂异常患 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王祖禄 医患对血脂管理重视不够

   王祖禄教授指出,ASCVD 血脂管理目前仍面临巨大的挑 战,医生和患者的重视不够等 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了目前血 脂管理的困境。LDL-C 仍是目 前 ASCVD 防治的重要干预靶 点,更低的 LDL-C 可带来更 多的心血管获益。他强调,新 型降脂药物不断推陈出新,以 PCSK9 为靶点的不同种类药物 成为未来血脂药物的热点,有 望带来降脂领域新的变革。

                    张大庆 降 LDL-C 更低更好 更平稳更好

    张 大 庆 教 授 指 出, 血 脂 管理的新理念是将 LDL-C 与 心血管风险的因果关系纳入考 虑。实施“尽早联合,长期达标” 降脂策略,心血管获益更多。 研究表明,LDL-C 变异性是 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和全因死 亡风险。因此,血脂管理新策 略强调“Lower for Longer”, 降低 LDL-C 不仅强调“更低 更好”,也要“更平稳更好”。

                      张波 小干扰 RNA 革新血脂管理策略

    张波教授分享了 siRNA 降 胆固醇药物的临床研究成果。心 血管结局研究、斑块研究、真实 世界研究以及更多循证证据将助 力临床血脂管理新的策略和方 向。他指出,新型 siRNA 降胆固 醇药物已获批在我国临床使用, 即将开创降脂治疗新局面。

                   

                           吴旻    中国人群使用小干扰 RNA 新药安全有效

    吴旻教授分享了小干扰 RNA 降脂新药在大湾区中国人群 使用经验,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 的数据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大湾区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其降 脂效果和安全性与全球Ⅲ期研究 结果一致。对于口服药物治疗不 达标的患者,联合使用小干扰 RNA可以进一步降低LDL-C,帮 助达到血脂目标,并且安全耐受。

     B-p002-N100078-1-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