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刘则伯)日前,广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的赖克方教授在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 述评文章,文章指出应建立慢 性咳嗽多学科团队,加强慢性 咳嗽的协作研究,建立咳嗽实 验室、多学科门诊、咳嗽病区 等。( Chin J Tubere Respir Dis. 10 月 12 日在线版)
患者生活质量差 亟待展开多学科合作
慢性咳嗽患病人数众 多,全球患病率约为 9.6% 。 数据显示,国内成人慢性 咳嗽患病率为 6.2%,儿童 患病率为 7.7% 。在专科 门诊患者中,慢性咳嗽占 比高达 1/3 至 2/3 。相当 一部分患者病程长达数年 甚至数十年,长期得不到 有效的诊治,生活质量受 到严重影响,如女性患者 50% 伴发尿失禁。有研究 显示,慢性咳嗽患者的生 活质量比支气管哮喘、支 气管扩张症还要低。
慢性咳嗽病因不仅涉 及呼吸系统,还与呼吸系统 以外的疾病有关。慢性咳 嗽的五大常见病因包括咳 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 嗽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 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慢 性咳嗽病因的 70%~80%, 其中有两个病因涉及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 等其他学科。此外,还有 10%~30% 的少见病因或不 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这 部分患者可能涉及到风湿 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 经系统疾病、耳鼻咽喉疾 病等,此外还有报道显示, 心律失常、颈椎间盘突出 等也可诱发慢性咳嗽。儿 童慢性咳嗽还与抽动秽语 综合征、短暂性抽动障碍 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赖 克方教授认为,这些疾病 的检查、评估与诊断均需 要多个学科联合参与。组 建慢性咳嗽多学科门诊将 有力推动慢性咳嗽的诊治 工作。
一些呼吸系统以外的 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治疗 需要相关学科的参与,如 贲门裂孔疝需要普通外科 或胃肠外科手术治疗,躯 体性咳嗽综合征的治疗应 根据心理科的专科评估与 具体的心理疾病选择不同 的药物治疗。难治性慢性 咳嗽涉及中枢神经调控紊 乱。除了药物治疗以外, 还可使用语言病理疗法、 神经阻断术等。此外,中 医中药治疗慢性咳嗽有悠 久的历史与宝贵的经验, 有必要结合现代医学的手 段,研发出组分清楚、疗 效肯定、适应证明确的新 型咳嗽治疗中药。
病理生理特征有待探究
“咳嗽敏感性增高是 慢性咳嗽患者重要的临床 与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 现为对油烟、灰尘、异味或 冷空气敏感,甚至讲话、进 食亦会刺激咳嗽。”赖克方 教授指出,这种咳嗽高敏感 性可以通过吸入化学刺激 剂如辣椒素、异硫氰酸烯丙 酯或机械刺激的方式进行 咳嗽激发试验来检测。
近年来研究发现,咳 嗽高敏感性不仅与外周感 觉神经末梢的咳嗽受体或 阳离子通道反应性增加或 神经重塑有关,也与中枢 神经功能调节紊乱或中枢 咳嗽敏感性增加有关。咳 嗽神经反射的初级中枢位 于延髓的孤束核、迷走背 核,同时受到高级中枢的 调控。已有研究发现,慢 性难治性咳嗽患者存在咳 嗽抑制功能的减弱。高级 中枢对慢性咳嗽的调节, 包括调节的神经通路、核 团还很有多不清楚的地方, 需呼吸病学专家与神经生 理病理、分子生物学、功 能影像学专家联合起来进 行协作研究。
核心提示
赖克方教授指 出,应进一步加强 慢性咳嗽,特别是难治 性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 在有条件的三级医院, 可以考虑设立慢性咳嗽 实验室、慢性咳嗽亚专 科病区、慢性咳嗽多学 科门诊,开展诱导痰细 胞学检查、呼出气一氧 化氮检测、24 h 食管 pH 监测等,以呼吸内科咳 嗽专家为中心,联合耳 鼻咽喉头颈外科、消化 内科、普通外科、神经 内科、精神心理科、中 医科及基础学科等其他 相关学科,发挥多学科 优势,共同探讨慢性咳 嗽的诊断与治疗,更好 地为广大慢性咳嗽患者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