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呈现人传人的特点 , 且人群普遍易感 , 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 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 按甲 类传染病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核酸 检测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实验室 检查。医务人员在采集鼻咽拭子的过程可能 会引发患者打喷嚏或者咳嗽而导致气溶胶的 产生 , 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本文基于《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 ( 第三 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 第七版)》等文献,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 , 总结了采样前的评估 , 准备及采样方法。
本文旨在为采样人员提供依据 , 在保证 医务人员“零”暴露的同时 , 减少样本不合 格率的发生 , 避免患者因反复来院存在的交 叉感染风险 , 提高核酸检测效率 , 也能够减 少医疗资源浪费。
实施流程
相关部门可成立卫生健康委采样联络员 工作领导小组 , 结合采样现场区域开放性特 点 , 制定采样工作流程 , 合理调配各种资源 , 强化采样现场出入口管理 , 完善采样现场实 施流程 , 严格落实各项流程。采样现场要通 过多部门联合协作 , 明确各岗位职责 , 完善工 作流程 , 严格的管理 , 提高了核酸检测采样现 场工作人员的能力 , 加强了流程再造和现场 管理 , 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及疫情传播 , 给居 民创造安全快速的核酸检测采样现场环境。
在 2020 年 6 月 12 日 ~28 日期间,本院 采样人数超过 32 万 , 没有出现可疑新冠病毒 感染患者漏诊、误诊现象 , 全体核酸检测采 样现场的医护人员及无交叉感染。笔者认为, 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现场采取的流程具有实际 操作意义。各采样点可就流程实施方案进行 参考 , 结合相关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医务人员要保证核酸采样的质量并避免 交叉感染风险。首先,在采样点的现场组织 管理方面,要设立清晰的标识,规划好进出 的路线,所有的采样人员都能够保证单向流 动,同时要明确采样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要 加强采样秩序的维护,指导公众做好在采样 过程中的个人防护。
其次,个人在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过程中 要规范戴好口罩,不聚集,同时与前后的人 保持一米以上距离,自觉服从现场工作人员 的指引。采样过程中,要等前面的人走后, 采样员完成手部消毒以后再上前。同时,在 采样的时候,被采样的人员不能够去触碰采 样台上的任何物品,采样后还要尽快戴好口 罩,迅速离开采样现场。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在采样之前,必须对 采样器具、工作台、工作区域等进行彻底消 毒。使用符合规范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消 毒方法进行处理,确保所有接触样本的物品 都已彻底消毒。
采用一次性采样器具 使用一次性采样 器具,避免重复使用,以减少交叉感染的 风险。
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 采样操作人员 必须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 直接接触到样本,并避免自身受到感染。
洗手程序 在采样前后,操作人员必须进 行彻底的手部消毒,包括洗手和使用合适的 洗手液、使用合适的消毒酒精或其他合格的 手部消毒剂。
采样规范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正确的采 样技术,遵循相关的操作指南和流程,确保 正确地取样,并避免污染。
注意空间通风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 险,采样区域应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可以 通过开窗通风、安装空气净化器等方式来改 善空气质量。
严格管理采样过程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 度,确保每个步骤都有责任人进行监督和管 理,避免出现操作不规范或失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