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的时候,我的婆婆突然出现站 立不稳、行走费力,一生好强的她直到几 次摔倒后,被家人问起才说不太舒服。县 医院拍了头部 CT 后,发现是严重的脑萎 缩,医生说没什么特别好的治疗手段,开 了些口服药就让她回家了。
随着病情一天天恶化,婆婆开始出现 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每天吵着要安 眠药,攒了几片后被警觉的爷爷从床褥下 搜了出来……半年多后某个平平常常的一 天,她独自一人在家时安静地走了。葬礼 上,我没有嚎啕着哭灵,甚至没掉一滴眼 泪,心里默默说:走吧婆婆,这段时间过 得太辛苦了,我以后一定要做医生,不再 让至亲走得这么痛苦。
言传身教 学习纯粹医学
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毕业后,我 在机缘巧合下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规培 三年,并在这里遇到了导师——老年医学 科刘晓红教授。她教导我,在为老人诊疗 时,不要只盯着疾病,更应该关注整体功 能的发挥;不要老想着把病治好,因为很 多老人的病不可能治好,只要维护功能够 用就行了。规培期间,老师们的言传身教 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纯粹的医学。
规培结束后,我辗转来到重庆市第六 人民医院,并在这里找到了归宿,主任、 护士长把科室氛围打造得如同大家庭一样 令人安心愉快,科室还开设了安宁疗护病 房,帮助患者平静离世。很多家属在患者 离世后会送来锦旗,我也因此获得了独有 的成就感。
初心不改 实现人生意义
2021 年,我再次前往北京协和医院 老年医学科进修,参与了老年综合评估的 进阶培训,通过一学期舒缓医学课程,系 统地学习安宁缓和医疗理念,明白了要先 让自己舒缓下来,才能去帮助别人。通过 跟着宁晓红教授出门诊,感受到沟通的力 量,也看到缓和医学为患者和家庭带来的 实实在在的帮助。
回到医院后,得益于全民生命末期品 质照护课程(QELCA)培训的契机,我在 院内找到了多学科团队的伙伴,大家一起 学习探讨,获得更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回首过往,我从医的初心从未改变, 能够通过学习以及实践去帮助更多有需要 的人,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