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 院临床医学专业 2019 级的微生物课上,医 学生们三五成群,讨 论着某种细菌的发 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并设计出形式各异的 思维导图。这是“基 于框架的学习”(FBL) 中的一环,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管远志提出的独特教学法。
2022 年 10 月 14 日,在一节平常的微生物课后,管远志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梧桐 树的采访
FBL:搭建框架 知识集成
高中毕业后,管远志在当时的重 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微生物 教研室当“练习生”。工作的同时, 管远志也开始了基础医学知识的自我 学习。在成长过程中,他没有接受过 某一专业的系统训练,又要在多个岗 位上承担责任,因此只能自学,并自 己组织和构建能力建设的路径和评价 方式。
正因此,管远志以自身经历为背 景设计了 FBL。临床知识涉及方方面面, 临床医生、企业疫苗研发人员或疾病 控制人员等所需的技能知识各不相同, 而 FBL 中的“框架”,指的就是从业 者对所从事专业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集成模块。
FBL 的目的主要有两个:自主知识 获取与同行交流。医生需要不断学习 新的东西,同时,也常常面临团队多 学科解决一个问题的情况。FBL 这种学 习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临床医 生的工作场景。
致医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管远志反复强调:学生要“自学”。 他说,医学是一门随着时代发展而快 速更新的学科,“有些学校学的东西 很快会过时或被证明是错的。”学校 的学习主要是为将来的自我学习和自 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结合自身成长 经历,管远志总结道,自学的要点是 根据职业需要从多渠道获取知识,具 体方式是“干中学”,在实践中不断 通过多种方式学习。
管远志提醒,学生不能对所获得 的所有信息全盘接收,而是要培养思 维逻辑。
在管远志的一堂文献研讨课上, 学生们要讨论苏格兰和尼日利亚两地 的乳腺癌发病情况不同原因,大多数 学生从气候、饮食、遗传等常见医学 因素分析,而一位学生却指出两地医 疗系统发展水平不同,可能某地的报 告系统并不完善,因此证据本身的准 确度也需要打上问号。
“这样的思维在临床中十分重 要。”管远志说,协和医学生如果能 做到独立思考并主动思考,善于请教 和学习,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获得更 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