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上午,北京宝秀兰爱儿门诊部张 灯结彩、热闹非凡。一位精神矍铄,面容清逸, 思维敏捷的 90 岁老人与她的弟子及同事们欢聚 一堂,共同庆祝自己从医 65 周年。她就是中国 优生优育协会婴幼儿发育专委会荣誉主任、我国 泰斗级儿科专家鲍秀兰教授。 “正如宋庆龄先生所说的那样,她一生践 行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 一切’的诺言。”庆祝会上,中国优生优育协会 戴旭光会长动情地讲到,在 60 多年从医实践、 半个多世纪服务儿童、毕生为人口素质作贡献的 历程中,鲍秀兰教授用她的挚爱、情怀、智慧和 心血,诠释了“小儿科里的大医生”角色,形成 了具有“中优人”特色、值得业界后辈长久学习 的“鲍秀兰精神”:爱祖国永葆初心,爱孩子如 同生命,爱本职力践精诚,爱团队倾心传授,爱 事业毕生奉献。在致辞最后,戴旭光用一首小诗 向鲍秀兰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
儿科名医鲍秀兰,大爱无垠技精湛。
有求必应学如来,无私救娃效神仙。
痴痴深情多故事,滚滚尘世尽美谈。
感动众生行三优,强根固本助梦圆。
一家三代的生命守护神
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鲍秀兰分 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当住 院医师,1962 年调到北京协和医院儿 科,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 任医师和儿科教授,鲍秀兰的生命与 儿科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心就 像犁尖那样扎进了这片热土,再也没 离开过儿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小儿麻疹、 乙型脑炎、腺病毒肺炎等传染病在国 内流行,吞噬了不少儿童的生命。当 年儿科收治的几乎全是患各种急性传 染病的孩子。鲍秀兰同全科医护人员 不分昼夜、竭尽全力救治患儿,从死 亡边缘上夺回了大批患儿的生命。
一天,一个患脊髓灰质炎的孩子 呼吸肌麻痹。由于没有呼吸机,时任 儿科主任周华康教授便组织科室人员 制作了一个连接气管插管的皮球,鲍 秀兰作为抢救团队的一员,与同事们 一起昼夜不停地以每分钟 30 多次的频 率捏皮球,以维持孩子的呼吸。“纯 手动呼吸机”就这样整整运转了一个 月,孩子的病情终于得以好转。《人 民日报》曾以《水晶般的心》为题对 此事迹进行了报道。
待人宽厚温和、医疗技术高超, 鲍秀兰在 65载从医路上收获了大批“粉 丝”,有的家庭甚至两三代人都找她 看过病。
行走在临床诊治和科普的道路上
鲍秀兰救治的是孩子,呵护的是 “花朵”,对孩子的爱让 90 岁高龄的 她依旧活跃在临床与科普的第一线, 全身心致力于婴幼儿早期发展和早期 干预的多学科研究,她为自己还能为 婴幼儿健康成长、为患儿解除痛苦出 力而感到幸福,为能继续发挥余热培 养年轻一代而感欣慰。
“写书、微博、微信、抖音…… 只要做得过来我都愿意做。”作为耄 耋老人、资深专家,鲍秀兰迫切地觉 得自己有义务把所有知识贡献给人们。 她得知许多孩子的父母通过网络渠道 来了解育儿知识后,便利用网络开设 了新浪微博和抖音号,用网络和新媒 体“传道授业解惑”,成为国内较早 一批开展在线咨询的专家之一,她用 行动拓宽了生命的长度和宽度,用精 神烛照着事业的时间和空间。
鲍秀兰在微博上坚持答疑,让她 成为深受众多爸爸妈妈信赖的泰斗级 育儿专家。从 2010 年至今,她的微博 答疑没有停止过一天,成功安抚了成 千上万名家长的担心和疑虑,在家长 们的心中,鲍秀兰是可亲可爱的鲍奶 奶,就像自己孩子的亲外婆、亲奶奶 一样可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