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3-10-19 总第80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3-10-19 总第809期
返回上层

总第809期

麻醉医学专栏

标题导航

科研和人才 助推麻醉大国向麻醉强国迈进

发布时间:2023-10-19来源:《医师报》作者:融 媒 体 记 者 张 玉辉 黄晶  阅读: 673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医 师 报 讯 ( 融 媒 体 记 者 张 玉辉 黄晶)9 月 21 日,中华医学 会第 28 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在湖 南长沙召开。近年来,中国麻醉学 科迎来了一起强大,从麻醉大国走 向麻醉强国的新时代。会上,《医 师报》社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 艳 萍对 话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CSA)主委俞卫锋教授和美国麻 醉医生协会(ASA) 主 席 Michael W. Champeau 教授,畅谈麻醉学未 来发展。

                                        


                                               麻醉领域高速发展

     张艳萍女士:近年中美麻醉领域 有哪些重要突破和进展?

   Champeau 教授:过去 10~15 年,美国最主要的进步是超声介入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它不仅促进 了区域麻醉的发展,也推动了血管 通路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在 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心脏功能、瓣 膜疾病以及麻醉医生在围手术期和 重症监护环境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面,超声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麻醉领域的发展同样可观,其 中麻醉科技的进步是可圈可点的。

    俞卫锋教授:中国麻醉医学 的发展与世界同步,近年中国麻 醉医学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进展: 一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麻醉 医生数量明显增加,目前已达到 10 万人左右,距 5 年后达 16 万麻 醉医生目标更进一步;二是麻醉 护士配比明显增加;三是我国在 麻醉药物的研发和新器械研发等 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甚 至已经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四 是我国已实现基础科研和临床科 研两条腿走路。

                                              中国麻醉医学闪亮世界舞台

   张艳萍女士:中国麻醉学在世界麻醉学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Champeau 教授:中国麻 醉领域对国际麻醉的贡献是巨 大的,这在新冠大流行的初期 表现尤为突出。那时,世界各 国都在探寻新冠病毒治疗的方 法,以及保护医生和照护患者 的有效策略,中国发表的科学 方法给我们指引,让我们有据 可依来培训医生,应用于临床。 

     现在,不仅仅是在新冠治 疗方面,在医学的各个领域, 中国医学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过去 20 年,中国的科研产出同 样亮眼,《美国麻醉学杂志》 投稿的文章,25% 来自中国学 者。因此,我们欢迎这些来自 中国的科学成果,更多的优秀 文章将推动行业的发展。

     俞卫锋教授:舒适化医疗 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已深入人 心,甚至不少医院手术室外的 麻醉舒适化医疗工作已超过手 术室内的麻醉数量。

      当然,中国一大特点就是 地区之间差别大,在欠发达地 区,舒适化医疗工作未得到较 好的开展,这与当地麻醉从业 人员数量有限有关,未来中华 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将加强对基 层的帮扶工作,通过技术输出 以达到同质化。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麻 醉大国,无论是麻醉的手术例 数也好,还是麻醉从业人员的 数量也好,都是世界最大的, 因此中国麻醉医学在国际上有 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我 国的论文发表数紧跟美国,为 全球排名第二。 

    然而,我们仅是麻醉大国, 而非麻醉强国。因此 CSA 第 十四届委员会提出“从麻醉大 国走向麻醉强国”的目标,将 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推进。 

    一是科学技术研究:研究 的数量、研究的水平、研究的 高度要达到强国水平。

     二是人才队伍:要充分利 用 50 后、60 后老专家的经验, 做好传帮带。未来我们将把目 标放在发现 80 后(及 90 后)、 培养 80 后(及 90 后)上,为 未来 30 年麻醉医学的发展储 备优质人才。

                                                               麻醉医生应从临床医学生中来

    张艳萍女士:麻醉人才队伍存在很大的缺口,影响麻醉医生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Champeau 教授:我可以 用美国麻醉医生培训的现状来 谈谈人才培养问题,其主要的 限制是培训的时间和经验。目 前,美国在临床一线的麻醉医 生大概有 4 万人,这个数量占 全部医生的 4%。

     我们希望增加麻醉医生的 数量,但是培训的经验和时间 要求,限制了麻醉医生的培训 数量。ASA 不具备培训的权力, 美国麻醉学委员会和 ACGME 规定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 教授背景可以参加麻醉医生培 训,以及每个项目的受训人数。 去年,医学毕业生申请参加麻 醉医生培训有所增加,因此, 将有更多人加入麻醉医生队伍。

     俞卫锋教授:我国麻醉医 学相关从业人员应该来源于整 个医疗专业,而目前我国麻醉 医生主要来源麻醉学本科专业,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历史情况所 导致。过去,麻醉工作普遍由 护士进行,因此医学生很少会 主动选择麻醉医学专业。 

    短期内如何解决麻醉医生 短缺问题?许多院校纷纷申请 开设麻醉专业,现已有 64 所院 校开设了本科麻醉学专业,甚 至愈演愈烈,该现象对中国麻 醉医学的整体、长远发展不利, 还需改进。 

     同时,我国麻醉医学也有 着自己的优势,如美国麻醉 护士可以从事麻醉工作,而 在中国是禁止的。我国麻醉 护士的主要职责和要求如下: 第一,麻醉护士不能进行麻 醉操作;第二,麻醉护士没 有处方权;第三,麻醉护士 没有医疗的处置权,第四, 麻醉护士要在麻醉医生指导 下进行患者麻醉的监护管理 和复苏管理。

                                                             麻醉医学开辟 更广阔的舞台

   张艳萍女士:结合目前的形势, 未来麻醉学科发展的出路在何方? 未来应重点加强哪些建设?

   Champeau 教授:麻醉医生 要改变既往仅专注于手术室的工 作模式,将目光转向更广泛的全 医学领域和围术期医学。在过去 的 15 年里,我们在患者的术前优 化和准备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现在,术后阶段同样需要麻醉医 生的参与,病理学、生理学经验 和监测专业等优势,在术后护理 中发挥作用,在降低术中死亡率 方面麻醉医生已做出了成绩。

    俞卫锋教授:“从麻醉学到 围术期医学”是麻醉学的发展方 向。麻醉医生原来只关注手术室 内的安全,现在要更加考虑围术 期的问题。麻醉医生在做手术时, 要想到麻醉处理的过程是否会对 患者近期恢复和长期生存带来影 响。这是麻醉医生的职责,更是 麻醉医学发展的出路。

                                                           道阻且长 行将必至

   张艳萍女士:从麻醉大国走向 麻醉强国,我们还有哪些方面要重 点突破?

   Champeau 教授:希望中国麻 醉医学领域可以保持过去 20 年的 发展速度,现在中国麻醉医学专业 在科学领域发展极富潜力,我希望 他们能继续坚持,取得更大的突破。 

    俞卫锋教授:麻醉大国走向 麻醉强国,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 第一,强国的定义是什么;第二, 强国路径是什么;第三,强国的具 体办法是什么。 

    强国的主要路径是从科研和人 才两方面突破。中国医师协会麻醉 学医师分会(CAA)是行业协会, 负责管理、培训、考核等“塔基” 工作,打好中国麻醉医学基础。而 CSA 为群众性学术团体,负责引领 学术发展、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塔 尖”工作,这不仅是 CSA 人的一 种情怀,也是一种思路和理念。 

    中国麻醉医学道路漫长,但 行将必至,只 要找到正确的 方向,沿着正 确的道路不断 前进,就一定 能实现我们的 麻醉强国梦。

B-p004-N100078-1-x.jpg